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1 / 2)





  自那以后,他们又偷会过几回。但两个孩子时常都在,村里眼目又多,哪里敢尽兴?两人情谊渐深,一起生出长久之盼。但秦孝子如今落魄得这样,哪里肯轻易休了严氏?贺中棍儿心思虽巧,却也想不出一个好法子,既不让严氏违了礼法、招人耻笑,又让秦孝子甘心情愿休了严氏。

  两人苦想了许久,正在焦躁。那天晚上,秦孝子吃醉了从外头回来,在房里大骂严氏。贺中棍儿听见,忙扒到那墙头去听。半晌,秦孝子没了声息,严氏却走了出来,快步走到墙边,将一个布卷儿塞给了贺中棍儿,低声说:“他说这物件能让王小槐答应开渠。”外间黑,看不清,贺中棍儿急忙说:“你等等!”他飞快跑进屋里,打开布卷儿,到油灯下一瞧,不由得又惊又喜,心都颤起来。望着那灯焰,他顿时生出一个念头。他忙跑回到那墙边,低声告诉严氏:“我有个主意了,你在卧房里留盏灯,带着儿子,借个故,去隔壁沈核桃家,一直留在他屋里,莫要出来。”

  严氏有些纳闷,但还是忙唤了儿子,去了沈核桃家。贺中棍儿也先回屋里坐了半晌,一直在灯下摸看那把木匙,心里又欢又怕。夜深之后,他去厨房取了一瓶灯油,跳过那墙头,悄悄走进秦孝子卧房。秦孝子打着鼾,睡得正死。贺中棍儿将油瓶里的油轻轻浇到床铺上,而后端起床边桌上那盏粗陶油灯,将旧床帐燃着,将油灯丢到桌脚,像是伸手打翻了一般。扭头一看,秦孝子睡得仍酣,便快步出去,将门从外头扣死,而后翻墙躲回了家。等到沈核桃发觉起火,和严氏一起赶过来呼救时,他才开门出去,混在村人堆里救火。

  只可惜,秦孝子竟从窗户逃了出来,保住了性命,严氏只能医治照料他。贺中棍儿也不敢贸然拿那木匙去寻王小槐,这事一旦说破,便是纵火证据,他只得暂忍着。那木匙藏在家中,他不放心,便日日都贴身揣在怀里。严氏偷偷催问埋怨了他许多回,他却只能不住劝慰。

  过了三个月,秦孝子能下床后,严氏竟自作主张,逼着秦孝子休了她,而后偷偷求贺中棍儿:“我如今已得自主,这望楼村我再不愿回来。我先回娘家,你赶紧把那事办了,得了钱,去接我。咱们一起去外路州,寻个好地界,安稳过活。”他忙点头答应。

  严氏走后,他愁了许多天,却始终想不出一个妥当法子,能瞒住这纵火偷匙的罪证。再看着秦孝子那瘸腿烂身的样儿,更是惴惴难安。

  转眼到了冬天,他怕严氏焦心,便取了些钱,带着儿子到宁陵县里买了一坛酒、两腿羊肉、一匹缎子,打算先去严氏家提亲。刚买好,才要离开,却不小心撞到个醉汉,那醉汉还有两个同伴,扯住他便打,酒坛也摔破了。他不敢争执,只能连声求告。那三人才住了手,转身走了。他身上只剩几十文钱,只好另去买两瓶酒。到了酒肆,摸钱时,却发觉藏在怀里的那把木匙不见了。他慌忙带着儿子去寻,寻遍了,也不见踪影。他几乎要哭起来,还哪里敢去见严氏,只得背着那些羊肉和酒,丧气回家。

  正月间,沈核桃忽然来寻他,邀他一起去杀王小槐,那一百八十贯钱八人平分。他爹性命换来的五十贯钱,只剩三十来贯,若能分得二十来贯,还是能买七八亩地,够养活严氏母子。于是,他便点头答应,跟着去杀了王小槐。

  回来之后,不但没能分到钱,王小槐反倒还魂闹起鬼祟来。他想到自己的爹、秦孝子,再加王小槐,时时觉着有阴魂跟在身后,日夜难安。皇阁村请了相绝陆青驱祟,他忙赶了去。

  陆青瞅着他,似笑非笑,讲了一段:“艮下乾上,为遁卦。君子避凶,小人逃吉。若能刚断,远逝无碍;虑缠私累,陷辱其身……”而后教他驱祟之法,让他对那顶轿子念一句话,他听了,暗暗心惊:

  “天理可逃,亏心怎填?”

  第八章 大壮

  大者既壮,则利于贞正。

  正而大者道也,极正大之理,则天地之情可见矣。

  ——程颐《伊川易传》

  腊月底,沈核桃拿着那把木匙去见王小槐。

  寒风里,独自行在村路上,四野一片凋敝,枯树枯草簌簌颤抖,荒田上尘土漫天飞扬。沈核桃却毫不觉得冷,心里反倒一阵滚热。

  沈核桃今年三十七岁,家里原是二等户,有近三百亩地,人都唤作“柿子沈家”。一是由于他家前后院种了十几棵柿子树,都极高大,秋天时,隔着院墙,远远便能望见满树红柿子。二则是暗嘲他父亲的性格。他父亲虽然有这等家底,却从小被教导富不可骄、强不可恃,加之生来性情温懦,因而时时小心,处处退让。旁人拿住他父亲这性子,便借种种由头,想方设法进逼。前后闹了十几场官司,将家里田产平白无故赔去一半。他父亲也因此郁屈而亡,临死前,教导三个儿子:“做人得有些刚气……”

  父亲亡故后,他们三兄弟析产分户,一人原本五十多亩地。那时沈核桃刚满二十岁,才成亲。他两个哥哥也都温善,惜他年少,将那零余的十多亩全都给了他。他推让不过,便执意搬出那大院,让两个哥哥住,自己去村西头,将原先给庄客看田的两间草屋修葺一番,添盖了一正一偏两间瓦房,在那里安顿下来。

  沈核桃记着父亲遗言,除了至亲手足,其他人哪怕一把草、一文钱,也坚决不让。他特地在院里栽了两棵铁核桃树,愤愤说,有本事你们便来强砸强吃。

  可这样一来,他便得时时和人争较,常常惹得满肚气恼。妻子和两个哥哥不住劝他,他却听不进耳。父亲那结局让他瞧得清清楚楚,这世上之人大半欺软怕硬、得寸进尺,并时时处处伺机而动。你若露出一丝软怯,他们便立刻抓住,狠咬一口。一小口不够,必定会贪一大口。

  村人们见他性情大变,丝毫没了柿子家风,先都吃惊,继而愤恼。他却不管不顾,旁人的丝毫不贪,自家的分毫必争。哪怕有时争打起来,他并不是对手,却也拼了性命要争到底。人见他这般不要命,渐渐都怕了,都唤他“沈核桃”,纷纷避开,再不敢沾碰他,连他两个哥哥,也不敢去侵扰。

  这时他已年过三十,争了整整十年。没了纷争,他也才渐渐平复。直到那水渠被填,愤气才又重新腾起。

  那年大雨,眼看自家的田被冲毁,窦好嘴大喊去堵住那水渠,他略有些犹豫,但随即想,这是天下雨,并非我灌水,而且存亡之际,人本该先自保,便去一起将那渠口填死。王豪一恼之下填死了整条水渠,他才略略有些后悔,但随即又想,那水是天地公有,人人得享,凭何由你一人独断?秦孝子鼓动村人去强开,他立即响应,冲到前头。到了去年,天旱得这样,眼见得庄稼全都要枯死,他更是焦怒之极。大保长莫咸让他们设法除掉王小槐,他并不觉得有丝毫不妥。并非我们夺你性命,是你先夺了我们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