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0节(1 / 2)





  学生甲:“他们来干什么?这么好的条件,难道也要回国?”

  学生丙不高兴了:“你说的什么话, 回不回国是个人的选择,难不成都非要是混得不好的才回国?”

  学生甲脸色不好,他就是混得不怎么样的人之一。虽说也算得上优秀毕业生,但这所谓的优秀在米国职场也不是就能畅通无阻了。

  学生乙暗自摇头,就冲甲同学说话的调调,估计情商就不怎么样,米国社会也是人组成的, 这么说话,除非专业水平高到无可或缺,不然前途照样有限。

  这一边,使馆赵秘书将两人领到座位上匆匆交谈几句便离开了。顾毓铮环视一圈,同桌的几个位置上已经到了五个。

  “看来我们到的还不算晚。”安致远笑着与在座诸人打招呼。优秀学生圈子就这么点大,能坐到这一排的多少都互相知道点名号,都是同胞,搞好关系总是没错的。

  其他几人也微笑致意,这种场合会犯傻的都是少数,众人三三两两聊了几句,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对于此次会议的主题只字不提。

  安致远也抿唇微笑,心中对此早有预料,倒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

  来之前大使馆方面就已经联系过他了,大使周先生更是私下与他见面聊过一次。

  二十一世纪的华夏最缺的是人才,而这里,就聚集了一大批新一代顶尖人才。

  连续十多年的不断输送,无数优秀的学子通过各种渠道来米国深造,可是每年最终学成归国的人才数目却远远小于出来的人数。这种状态对于华夏来说,是值得惋惜的。

  人各有志,良禽择良木而栖。身为个人,为自己的未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无可厚非,可祖国建设同样需要他们,能多挖一个回国都是好的。驻米国的外交官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多招揽一些学生回国。

  驻米国大使周先生通过关系找到了安致远,他家与安家爷爷有些私交,在确认了安致远的归国意愿后请他帮忙游说其他学生。

  对此安顾二人自然是欣然同意。只是优秀的人往往主意都挺大,是走还是留,又哪是这么容易说动的,只能看情况有机会再慢慢磨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厅里的人越来越多,圆桌边空着我位置被慢慢填满,前方的台子上出现了外交官们的身影。

  如同每一次有领导参与的聚会一样,用餐开始之前必有领导讲话。好在能出来担任国家形象的官员作风都比较干脆,没有国内的那些空话套话,也没有长篇大论,几位领导的讲话都比较务实,三言两语间,主题点得十分明确。

  在场的谁都不是笨蛋,也都不是闲人,特别是搞技术的更不爱理会政治家们那一套弯弯绕绕,想让他们回国,说废话是没用的,表现得真诚一些更能赢得某些心怀祖国的年轻人的好感。

  吃饭只是程序,饭后的自由交流才是重头戏。

  酒过三巡,食物也被消灭得差不多了,工作人员开始攻克自己的任务目标。

  几个与安顾两人相熟的学生向他们围了过来。

  “你们两是确定回国了?”问话的是一位学习金融的留学生,他已经在米国一家大银行找到了工作,属于确定不回去的人之一。

  “嗯,回去,早就说好的事。”安致远笑着回答。对对方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情绪,不管是回还是不回,他都会尊重别人的选择。况且,不回国也不一定就代表不爱国,某些专业目前在华夏的发展并不好,确实是不如在国外来得更合适,再说了,只要爱国,在国外一样能给国家提供帮助。

  “我也决定回去了。国内研究所的聘书已经发到我邮箱了,我可能更喜欢呼吸那边的空气。”旁边一位学物理的学生笑着打趣自己。

  “你们三个都准备回去啊?”一个男生左右犹豫,他和顾毓铮一样是学生物的,“我也看到邮箱里的邀请函了,下不了决心。我打听过,现在国内待遇不好工资也不高。按我现在的学历和技术水平,可能留在米国发展会更好些吧。可是今天听了使馆人员的演讲,又觉得回去也不错。”

  这种人正好是本次餐会举行的意义所在。一心留在米国发展的不会因为一个餐会动摇,坚定回国的也不会因为没来就改变决定,正是这些在回与不回间摇摆的人说不定被气氛一刺激就决定回了呢。

  “国内的工资目前来说是和这边没法比。”安致远实事求是地分析,“但要说待遇多差也不会,起码生活上都是没问题的。华夏政府很重视人才的吸收与培养,正在努力提高科学研究者的福利待遇,同时对于科学研究的投资力度也在加大。你好几年没回去了吧?现在国家发展的速度简直无法想象,二十年时间差不多追上了人家四十年,我相信,随着一批批归国学生的加入,这个差距很快就能缩短到可以忽略的地步,如果没有一定要留在米国的理由的话,你完全可以回去的,参与为祖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

  “国内现在真的发展得很快?好几年没回去了,都不知道家里什么样了。”

  人群不知不觉往这边靠拢过来,众人议论纷纷。

  2000年以前的留学毕业生,出国后得到的国内消息有限,能够像安致远和顾毓铮这样隔一年就回去一次的都是极少数。

  出来不容易,出来后学习更不容易。这时候的国内外消费水平差距甚大,就算是公费留学的也需要自己负担很大一部分生活费。

  为了不浪费家人的心血,他们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学习上,就是偶有空闲也是到处打工赚取学费,毕竟不是谁都有一个有钱的家庭做后盾的。同理,也不是谁都有钱去买飞机票来回几趟地飞的。

  与国内形势的脱节让他们对回国一事在心底产生隐隐的恐惧,今天作为学生一员的安致远现身说法,可信度可比有着官方背景的工作人员高多了。

  顾毓铮静静地看着安致远侃侃而谈,忽然觉得,被围在圈子中间的他是如此耀眼。大厅的灯光下,他在熠熠生辉。

  餐会圆满结束,周大使心绪激荡,餐会连续办了几年,就数这一次,明确表现出归国意愿的人最多,小安同学功不可没啊。

  摆脱了热情询问的众人,顾毓铮与安致远手牵着手朝停车处走。

  安致远笑嘻嘻地问亲亲女友:“我的口才不错吧,周大使心里估计要笑开花了。”

  顾毓铮回给他一个大大的笑脸:“忽悠的水平渐长。”

  安致远摆出委屈脸:“怎么能说忽悠呢,我是在为大家指明形势。”

  看着这张越看越惹人的俊脸,顾毓铮一时没忍住上了手去摸:“对,你这么好看,说什么都对。”

  安致远的手盖上女朋友的,在自己脸上蹭啊蹭。没关系,在未来老婆面前,有美色也是实力的一种。

  一片纷纷扰扰中,毕业季终于到来,安致远和顾毓铮排了日期,两个学校的典礼日期是错开的,正好可以轮着参加。

  耿霜泠的到来为毕业的喜气增加了一层,她到底还是不愿意错过女儿人生中的一个大日子。

  “是你爸,他非要说来见证宝贝女儿最光彩的一天。”责任还要推给老公。

  顾毓铮挽着妈妈的手:“您说的是,是我爸要来,您是陪他,顺便视察米国的业务。”

  哄孩子似的语气让在场众人一起笑开。

  宽大的博士袍上身的那一刻,闪光灯开始不停亮起。与父母的,与情人的,与同学的,与教授的,与各种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合影在不同的照片里,这一刻,整个校园都是属于毕业生的。

  托马斯教授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多照几张吧,下次再见都不知道要到哪一年以后了。”

  顾毓铮走上前拥住老师略显干瘦的身躯:“您不生我气了?”之前托马斯代表学校向她递出了留校任教的邀请,她的拒绝让老教授气闷了好一阵,一直不愿意和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