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节(1 / 2)





  这时候杜若才刚刚起床,端着脸盆和牙刷刚准备去楼下厨房里打水梳洗,一伸头见到楼下李老师牵着几个孩子大包小包的站在教室门口,不由得一愣:

  “李老师,这是干嘛呢?”

  这才刚七点吧?

  不是八点上课吗?

  另一边秦朗也围着学校晨跑了一圈回来,见到这架势也怔住了,但他很快便笑着上去和几个孩子攀谈:

  “这些是今天来上课的孩子们吧?你们好啊,我是新来的秦老师。”

  几个孩子慌张地躲到李老师的身后,一双双黑亮的眼睛睁的浑圆,充满了警惕之意。

  “别怕,他是新来的秦老师,和我、方老师一样,都是从城市里来的。”李老师有意拉近孩子们和秦朗他们的关系,开始介绍着:

  “他来自中国南方的一个城市,那个城市没有冬天。”

  听到“没有冬天”,其中一个孩子“啊”了一声,伸出脸来问:“没有冬天的地方,是不是不用挨冻?”

  其他几个孩子也纷纷问:

  “没有冬天,是不是没有会叫的风?”

  “那地方远吗?”

  看着几个孩子枯黄的容貌与破旧的衣衫,再看到李老师手上明显是冬衣的包裹,秦朗想了想就大致能猜到是怎么回事,等听到他们的提问后不由得动容,蹲下身认真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

  “是的,我来的那个城市,没有人会挨冻。”

  “我们那里也有会叫的风,叫做台风。风刮来的时候,树都会被拔起。”

  “那里很远,坐火车的话,有三千公里。所以,我用了很多的时间,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才能见到你们。”

  秦朗对他们伸出手。

  “所以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是你们的秦老师。”

  几个学生羞羞怯怯,在李老师的鼓励下,才鼓足了勇气轮番上去轻轻握了握他的手。

  说是握手,倒不如说是上去摸了一下,只是刚刚碰到秦朗的手,就像是受了惊吓一样收了回来,又站到了李老师的身后。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已经不会再用那种警惕的目光看着新来的老师了。

  李老师终于松了口气。

  孩子固然会眷念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但孩子的本性又是充满好奇的,他们天然的就会区分善意和恶意,一旦新来的老师对他们表现出善意,就会建立起新的亲密关系。

  这么一想,还真有点惆怅。

  这边和乐融融,那边杜若敲了敲隔壁的门,端着脸盆下了楼,路过他们时,李老师指了下杜若,又向孩子们介绍:

  “这是杜老师,接替我教你们的语文和数学。她是很厉害的老师。”

  杜若牙没刷脸没洗,只是在楼上匆匆摸了下脸确定没有眼shi,现在李老师突然介绍起自己,让她有些窘迫。

  “你们好。”

  她端着脸盆,拖拉着拖鞋,胡乱向孩子们露出个笑容,急匆匆就往厨房方向跑了。

  几个孩子失望地看着那个据说“很厉害”的杜老师抱着脸盆跑了,李老师和秦朗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

  杜若精明能干,唯一的缺点就是人有些冷,并不是那么平易近人。

  李老师招呼着孩子们进了教室先坐下,和秦朗商量了一会儿,觉得为了让孩子们能快速熟悉起新来的老师,最好是一起在门口迎接今天来报道的新生和老生。

  秦朗自然没有异议,上楼换了件正式点的衬衫,招呼着刚刚起床的江昭辉,转达了李老师的建议。

  无论是江昭辉还是苏丽都不是拖沓的人,平日里不化妆一小时不出门的黛文婷也因为化妆品全丢光了,只花了十五分钟就整理好了自己。

  等七点半他们和李老师、张校长一起站在学校门口迎接新老学生和家长时,学生们也陆陆续续到来了。

  住的远的孩子们反倒是提早到的,他们住的偏远,如果路上耽搁了时间就要迟到,已经习惯了天不亮就起床出发上学。

  红星村里的孩子们大多是由父母们送来的,以往他们的父母很少送孩子到学校,毕竟不过是村头到村子最高处山坡上的路程,会送来,一半是出于对新老师的尊重,一半是出于对新老师们的好奇。

  看向黛文婷的目光是最多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毕竟她实在是太漂亮了;

  然后便是秦朗,在这个人人都枯黄清瘦的地方,面如满月还长相讨喜的秦朗简直就像是年画上的小娃娃长大了,几乎总是要被很多老太太趁机摸上两把,想沾点喜气带回去,好让家里多添几个大胖小子(?)。

  孩子们多半对新老师还是好奇的,高年级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支教老师们来来去去,只是从来没见过一次来这么多老师。

  在学校破败的时候,他们甚至经历过一个学期换三四位支教老师,很多老师都留不满一个月就走了,所以高年级孩子的好奇里,还带着几分疏离。

  很多孩子们都知道李老师明天要走,大部分都从家里带来了送给李老师的礼物。

  这些礼物有些是从路边摘下后干燥的野花,有些是跟着方老师学会制作的贺卡,还有些是一封长长的信。

  很快的,李老师手里就拿不下了,是张校长招呼儿子张有田从厨房里找了个大簸箕,等所有礼物都放入簸箕里后,满怀着孩子们谢意和尊敬的礼物便将它装的满满。

  很快,学生们都到齐了,杜若在一旁清点了下,一共来了七十二个学生,其中红星村五十四人,周边自然村十八人,已经创下了红星小学历史最高的记录。

  他们五个人教七十二个学生,说起来都有些浪费,大城市里一个班五六十人都是有的,这个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每个班也就是十几个人。

  但一想李老师之前说的支教老师平均在这里待不了两个月,也就大概明白了支教点会一次派来五位老师是什么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