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节(1 / 2)





  辛妈一撇嘴:“几千块房租是吧?回去就转给你。”

  付雨不让步:“这个要跟房东谈吧?就算是房东,也要提前一个月通知我找房子的,怎么能说搬就搬?”

  “找什么房东?我就是房东!房子是我娘家拆迁分的,你要一个月是吧?也别说我欺负外地人,就给你一个月搬家。”辛妈挺着胸脯说完,又看了看付雨身上的衣服和刚放下来的包,皮笑肉不笑地:“搬家的时候看清楚,别搬错了……”

  “行了!”被丈夫猛扯一把,付妈火急火燎地跟着出去,“砰”的一声带上了门,此时此刻,当然还是找女儿更当紧。

  付雨都不知道该用什么心情面对自己了,明明和辛琪三观、习惯都不一致,还保持来往这么多年,其中原因多种,但有一点她明白,就是辛琪的父母特别疼爱她,她就像一个真正的小公主,被呵护着长大,所以辛琪身上有她不具备的那种甜蜜和天真,这是付雨羡慕又遥不可及的,得不到,能靠近也好,辛爸辛妈对她也一直比较和蔼可亲,没想到这么多年来维持的平和表象,在触及辛琪利益的时候这么不堪一击。

  一直以来付雨都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尤其是年长的长辈,这方面她没有成功先例,要么忍耐顺从,要么暴力反抗,包括老师在内,就算她成绩全校第一,她也不是老师喜欢的那种学生,在人和人之间相处的跷跷板上,总是此起彼伏走极端,她找不到那个能达成平衡的点。

  所以她很珍惜和辛爸辛妈的关系,没想到又搞砸了,还搞的连个落脚的地方都要失去。

  想到这两年的房租居然都是交给了辛妈,不知道辛琪知不知道实情?虽然她告诉自己即使明明知道这房子是辛琪家的,她也会一分不少地付房租,可想到自己一直被刻意蒙在鼓里,内心难免还会不适。

  一连几天辛琪都没有了消息,付雨不是很放心,联系了之前通过辛琪认识的她同校的女老师,得知她父母帮忙请了病假,便不再多问。

  时隔一周才再次见到辛琪,这期间付雨忙疯了,一边要抓紧时间结束手头的工作,一边还要抽出时间找房子,附近的房租年年涨,但她现在时间也很宝贵,并不想住的太远。

  面对付雨辛琪一脸愧疚,又抱着她的胳膊摇啊摇地撒娇,语气讷讷:“小雨姐,我没想到会给你惹那么大/麻烦,我跟我妈说了,说都是我强迫你不让你告诉她的,可她不讲理,说让你看着我结果你没做到。”

  付雨笑笑没有接茬,轻轻抽出自己的胳膊,问她:“你和周启扬的事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啊,我只能表面答应她不来往,以后估计连偷偷见面都不容易了,启扬也很骄傲,他们乐队的人都骄傲,不过有才华的人都这样。上次我爸妈直接带我走,现在他还对我爱答不理呢,我还没想好怎么哄,哎呀,烦死了!”说着仰倒在沙发上,死命蹂/躏怀里的抱枕。

  看到付雨正在收拾东西装箱,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听她抱怨给她建议,辛琪似乎终于想起来什么,语气开始发虚:“不好意思啊,小雨姐,是我妈不让我说这房子其实是我家的,她说不说的话我们都是租客,要是说出来我是房东你是房客,怕你不自在。对了,他们非要来这边住,小雨姐你找到房子了吗?在什么地方,最好能宽敞点,万一我妈太烦我就找你挤挤去躲清静。”说完居然开始帮付雨设想她的新房子,越说高兴,到最后一脸向往,似乎马上就要搬过去一样。

  付雨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也完全没有了开口的欲望。付爹付妈那么精明能干,凭实力把女儿养的这么天真,别人要怎么操心?

  到底多年的朋友,付雨还是忍不住凭良心劝了一句:“你爸妈是真的爱你,绝对比任何人都爱,你遇事还是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吧,包括周启扬的事。”

  至于听不听,只能看辛琪自己了。

  除了在网上发布信息,付雨还发动周围的熟人帮她找房子,到最后还是席嘉木的女友叶梦茹帮她解了燃眉之急。

  叶梦茹戏剧学院毕业之后和一个剧团签了约,剧团是国有事业单位性质,当时给分配了单身宿舍,两人间,同宿舍的人飞黄腾达搬了出去,叶梦茹也早就和席嘉木同居,宿舍由于距离她们经常参演话剧的剧场很近,叶梦茹平常用来放点杂物偶尔落落脚,因此没有退掉,房子是老式的砖房筒子楼,公用厕所和厨房,条件实在不怎么样,可房租便宜的不像话,还是三十年前的水平,叶梦茹称她要不嫌弃的话可以直接去住。

  付雨上大学之前和付霜合住一间违建平房,大学之后图便宜住的六人间筒子楼而不是新式四人间公寓楼,怎么会嫌弃位于二环内的单间?

  人穷志短,付雨都快对着叶梦茹高呼娘娘万岁了,这两口子真是她的贵人,席嘉木就不说了,从在学校起就是她的领路人,作为同省考进同专业的师兄他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叶梦茹那样的女神,也一直对她照顾有加,并没有面对男友“小师妹”的那种芥蒂和排斥感,当然,付雨明白自己也没有让她芥蒂的本事和条件。

  对着她,席嘉木用起来比用汉子们还狠,直接跳级当牲口用,编代码扛大包打流氓取外卖样样全能。

  对着叶梦茹,坐个车席嘉木都担心她会迷路必须亲自接送,吃个鱼都怕会卡着必须亲手帮她把刺剔干净。

  她想如果自己是叶梦茹,她和席嘉木哪天一起躺在床上,她都能相信这俩人是工作太累了碰巧晕倒在一起。

  第六章

  新房子美中不足的就是距离公司比现在远,不过四十分钟地铁直达,在这个超级大都市,也算相当可以了,还能省下一笔房租,付雨千满意万满意,决定更加努力地给席嘉木卖命以回报他们两口子。

  搬家很容易,付雨东西不多,主要是书和一些生活用品,筒子楼没有燃气和排烟设备,以前住民居,付雨有空的时候经常自己做饭,大米泡一夜加上腌好的排骨和蔬菜一焖就是一顿煲仔饭;或者水煮蔬菜和羊肉片浇上芝麻酱辣椒油,便是简单的麻辣烫;再或者肉类蛋类煎一下撒点黑胡椒和盐,夹着馒头大饼,再煮点粥。总之,一个人吃饭付雨想了很多省时又省力的一人食菜谱,可住到这里通勤时间变长,工作反而更忙,条件不具备,以后做饭的机会肯定要减少,付雨便把不能用电的厨具都处理了,只保留了电砂锅,看来如果她以后要习惯吃外卖了,否则饮食会更加单调……

  总之轻装上阵,强子和大宇两个铁哥们儿一起帮忙,借了席嘉木的宝马,一车就拉完了全部家当。

  走之前辛琪眼泪汪汪:“对不起,小雨姐,我知道错了,你以后不要不理我。”

  付雨叹了口气,给了辛琪一个大大的拥抱,不管她父母怎么样,这孩子是真的没有什么坏心,不过她自己的日子都是一地鸡毛,谁又能为谁承担多少。

  去新家的路上强子还感叹:“我还想着利民小学的女老师呢,老大这事儿不会黄了吧?”

  付雨直接削了他脑袋一下:“先别想这些有的没的,好好挣钱,没车没房没存款,哪儿来的妹子?有也是瞎耽误功夫!”时间成本也是钱啊!没见当老大的都还单着吗?刚毕业的小屁孩着什么急?

  日子流水般划过,转眼便是年底,辞呈提交,旧公司项目完美结束,新公司成立,取名信嘉。付雨走马上任独挑大梁,任整个公司的技术总监,虽然公司现在只有几十人,但框架已成,一岗一责,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公司的法人是罗永信,可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据说基本都游荡在各个高级娱乐社交场合,还时不时出国鬼混,席嘉木作为执行总裁,是整个公司实际的掌舵人。

  席嘉木和付雨等普通码农不一样,他出身省城的干部家庭,自小多才多艺,在校还担任过院学生会主席,本就是优秀的综合性人才,在原公司的时候他都承担很多管理工作,现在可谓如鱼得水。

  关键席嘉木还有个如臂指使的付雨,付雨毫无别的特长,但在专业上无人能出其右。包括席嘉木自身在内都得承认天赋要差这个小师妹一等,有天赋还能吃苦,付雨是那种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吃饭上厕所睡觉都可以投入工作的人,她几乎没有任何个人爱好,而且天生急性子,有了想法第一时间就会付诸行动,关键她还聪明有能力,想到就能做到,做到就能做成。

  他们新公司开发的一款团体竞技手游,其实原公司也有一个类似的项目,只不过还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没有立项,席嘉木凭着多年从业经验觉得这个游戏如果真的做成可能会火,就找付雨商量。

  令席嘉木没有想到的是,他仅仅在下班之前和付雨闲聊了几句,第二天一大早付雨就顶着两个熊猫眼给他展示了游戏的基本框架,泛着血丝的两个大眼睛神采奕奕地盯着他:“老大,暑假快到了,我觉得这票得抓紧干!”

  接下来付雨向他展示了什么叫疯狗一样的执行力,这款网游如果交给普通游戏公司做,没有三个月一期工程下不来,可付雨和她的小伙伴们一个月就搞定了。

  赶在暑假前完成了内测,交际草罗永信也相当给力,各种公关、合作、广告都及时跟进,他们开发的第一款游戏就火了。

  大家度过了近几年来最忙碌的几个月,新项目一炮打响,公司在资本市场的a轮融资比原本预期的最好情况还要好很多,整个团队气势高涨,人人涨了薪水,发了可观的奖金,正好赶上毕业招聘,公司迅速扩张,人员也比刚成立的时候扩编一倍。

  作为技术部门的老大,亲自带队做完整个项目的付雨,人瘦了快十斤,170的身高,体重跌到了两位数。并且熬夜熬多了,走路都有些发飘,加上面色苍白眼圈发青,头发也多日没空打理半长不短,融资成功的庆功宴上,叶梦茹看到她吓了一跳,催着她赶紧去做个体检,又埋怨席嘉木用人太狠不知道关心手下,席嘉木喝酒喝得红光满面,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一边搂着娇嗔的女朋友,一边大手笔地给付雨准了假让她去检查身体。

  付雨也确实感觉不舒服,便趁这机会做了个详细检查,结果还真查出了问题,心脏的s屈体下移,供血不足,体检医生建议她好好休息,再去医院复查看看。付雨上网搜索,网上称出现此症状的多为老年人,把她吓坏了,她年龄不满26,苦日子过了25年半,这辈子还没享受过什么,眼看苦尽甘来,公司前景一片大好,大把的钞票即将到手,可不想提前进入老年!

  现在付雨是住在城里的人,附近就有一家特别有名的三甲医院。她特地掐着点儿利用公司的超快网速在网上挂号平台给自己抢了个专家号,头天晚上早早入睡,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医院复查。

  首都的三甲医院绝对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之一,一大早就吵吵嚷嚷如同菜市场,付雨从小到大身体都很好,有点小毛病一般也都是药店随便买点药抗过去了,在首都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来大医院,因此颇有些晕头转向。

  导医台的护士小姐周围围满了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问问题,有大爷大妈,还有抱着孩子推着轮椅的,付雨实在不好意思跟他们挤,只能到处找提示自己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