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1 / 2)





  但鉴于她上一次的完美决策,大家还是乖乖的按照吩咐行事了。

  在跟当地政府部门打了好几圈太极后,大夏国际又争取到了很多优惠政策。

  大夏粮贸公司正式成立后,在当地收了大量员工。

  这个时间已经过了当地的丰收季很久,但由于价格原因农民还是屯了大量各种粮食。

  因此收粮的消息一传出来,就有很多人拉着自家的粮食来试探。

  在发现收粮价格的确比当地价格高个两成,还不像惯例的那样只给白条时。

  没几天,粮仓就涌进了大量的粮食。

  农民们争先恐后的把自家的存货清了个空。

  特别是马铃薯,市场价格卖到了一块多,跟全国平均价没的比,可比起当地一斤两毛的行情,那真是好得没话说了。

  分公司的负责人看着快要满的库存,愁的头发都要白了。

  总裁建厂的时候,说她有销路,然后就放开了市场大量收购,可现在……

  这收进来的更多是当地的大小粮商,再不缓缓,他感觉隔壁几个省的粮食都要有回流的迹象了。

  凌夏见状回了趟大明,跟皇帝密谈了一夜后,吩咐人在全国各地开设了粮行。

  而获得的收入,一半归国库,一半归自己。

  凌夏记得两个世界进程是相似的。

  而按时间线来说,大明已经进入小冰河期快十年了。

  她记得历史上的大明,也有长达七十年的气候冰河期。

  导致明末北方粮食减产,瘟疫流行,灾民增多。

  这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就开始了,而且北方灾情非常严重,但因为政府赈济,而当时政府的控制力强,就勉强渡过去了。

  后来由于土地兼并等问题,再加上大明党争、后期厂卫宦官专政,快速地消耗了大量内部实力,使得明朝终于亡于了外族之手。

  女尊的大明这些问题一个都不会少。

  由于气候原因,粮食减产现象已经初见苗头了。

  只是因为气候变化不大,古代北方粮食产量本身又不高,才被人忽视。

  或许灾民瘟疫已经有了,不过当地官员为了政绩才隐瞒了下来。

  不管是为了家乡的粮食销量,还是这边的百姓生计。

  凌夏都不可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因此她就大胆的提醒了皇帝。

  她跟各方势力都没有瓜葛,实在没必要在皇帝面前畏首畏尾的。

  实话实说就是了。

  至少目前,凌云还算的上一个容下人的皇帝。

  而且自己不要名,不要权,连商业计划的每一步都经过了皇帝的同意,并默认了她往里安插人手的安排。

  皇帝只要还想利用自己,就不能杀鸡取卵,这点自信她还是有的。

  在皇帝试探凌夏什么时候再回去弄粮食的时候。

  凌夏状似无意的交代了自己已经能调节两个世界的时间,并且已经把顾泽父子两带过去了以后。

  皇帝的脸色瞬间难看了几分。

  可就算如此,凌夏仍然说了。

  她的王府现在还没有建,正等着她的图纸。

  但以后肯定有很多皇帝的人盯着,自己一个人消失是皇帝允许的。

  可带着顾泽他们,迟早也会被发现。

  但她不可能为了皇帝不起疑心,就不带着他们会种花。

  反正无论她要去哪,他们就得在哪!

  皇帝沉吟了好一会儿,才无奈的接受了自己拿她没辙的事实。

  就在心里给凌夏狠狠的记了一笔。

  不过这人难得的坦荡,自己也没指望拿着内宅的男人威胁她。

  如果凌夏没有野心,这也是多此一举,如果她打定了主意要跟自己对着干。

  那一个男人能起什么作用呢?

  以凌夏的表现,现在也只为了钱罢了。

  而且看样子她赚取的是两个世界的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