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蚍蜉撼大树(1 / 2)





  守昌国,疆域辽阔,地大物博。

  简单说,就是大。经过几代人的征战和兼并,中原、江南、塞北、岭南,共九州,四十五郡全被囊括进版图内。

  这疆域大,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吧,皇帝在帝都铠凰下了一道密旨,刚刚印上了玉玺就被抽走卷好,然后那小太监依着能跑断气一样的速度送到大殿外,再由已经坐在快马上的骑队将士带走,直奔目的地。连天连夜的跑死了几匹马,将士三魂颠去了两魂半,费了半个月才能送到边疆。

  可是,这凡事都是有例外的。

  消息不好传播的缺点,这近几十年间也有几次例外。

  第一呢,就数新皇篡…继位之时。

  先皇驾崩,新帝继位。

  是日,登基大典。天未亮,启明星刚刚升起。整座皇宫甚至皇城都焕然一新。礼部官员带领百官已经按照规矩,祭过了天、地、农。走罢了冗长繁杂的一套程序,陈列在擎明宫殿下。不一会,启明星渐落。洪亮的钟鼓鸣声打破了肃穆的安宁,随之通报声音响起:“开宫门——”

  正对南方的铠凰门被数人推开。钟声过三,门外仪仗停步。身着墨色烫金衮服的人下轿,他走的缓慢,且步伐均匀。随着脚步,衮勉上的鎏金珠串因摆动而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可当这人走到一行重臣面前时,确实是惊得他们腿脚一软,险些坐在地上。

  这…这皇帝……不是要登基的那位啊?!

  “二…二皇子!!!”那三朝元老的太傅是唯一一个可以说得上一句话的人了。而他现如今也没心思想着那本该出现的大皇子在何处了。

  在场的重臣皆骇的脸色煞白。聪明点的都知道,看这新皇合身的衮服都该明白,这场篡位,谋划了很久,而且,很成功。

  鎏金珠串遮盖的脸抬起,因为背光,阴影依旧没褪去,“何事?太傅。”语罢,也没做停留,又顺着那百级台阶向上走去。

  当然,太傅也没有胆子再回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将额头贴在地面的手背上,惶恐道:“我等恭迎陛下!”

  礼乐飘飘,百级白玉石阶之上的人终于转过身来。此时正是新日升起之时,曦光泛红,那第一缕穿过铠凰门,正照射在高殿前的新皇身上。衣袍上的九条五爪龙纹泛着金光,鎏金珠串下的面容年轻俊美、器宇轩昂。

  “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再拜——”

  ……

  这新皇登基的消息迅速传遍举国上下。诸郡掌令听说这昨天刚过,即位的皇帝就忽然换了人,更是把那密报来来回回看了个七八遍,拆开了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连个标点都不敢放过。

  第二呢,就是新皇登基后封了个小王爷。

  这小王爷明阳。跟着国姓,唤做诗阳。至于为什么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主要有两个原由。

  首要呢,是这个小王爷本来是个没有姓的阶下囚。不但被赐姓,还成为了新皇继位第一个被封的人。

  其次就是,这个小王爷是新皇的宝贝弟弟。谁也招不得,惹不得。因此长期被惯着,成了国家级的大恶霸。市井常流传着小王爷恶贯满盈的故事,这百姓原本就爱听些个宫闱里面、皇亲国戚的事儿。时间长了,也就零散着被传遍了守昌。

  第三呢,也是关于这小王爷。

  从被封的十五岁至今,刚刚满十九岁的小王爷大病了一场。这并不稀奇,稀奇的是,病愈后…小王爷竟然开始行善了!!!

  先是在铠凰城城门边儿上,摆了个施粥摊儿。自己也系了个围裙,拿了只盛粥的勺子干的热火朝天。

  但这施粥摊刚一摆出来就又引起了一场争议。

  摆出的第三天,这事情甚至还被提到了朝堂上。

  当时各部已经秉完事,诗霖正等着退朝。却发现朝堂上众臣脸上都是愁眉不展。

  “还有事秉奏?”他向下望去,目光所到,大臣们的笏板抖三抖,都相互望着没敢直说。索性,所有人都看向一边打哈欠的丞相身上去。也只能指望着他说这档子事儿了。

  丞相哈欠打完,忽然发觉自己接了这事儿。也是不负所托,直望着宝座上的人,笑眯眯道:“秉陛下,小王爷摆个粥摊子活生生摆了两里多地。”

  说到这,铠凰城的掌令出来插了个话。“这小王爷施粥济民,心怀天下,是咱们守昌的福分。”